企业动态 分类>>

【“颐”起来聊】模范夫妻系列(2)—相濡以沫 不离不弃

2022-10-11 14:55
浏览次数:1491次
返回列表


书写人生 著作等身


f34cab526c6945db9e9c1e218e5e1720.gif


  日寇入侵受尽屈辱,随家人避难被人贩子拐卖,14岁的他独自前往泉州求学,17岁考入福建人民革命大学,18岁学成奉派德化县政府民政科工作,未满19岁派任浔中镇(县城)土改工作组组长,因不满某些干部的不良作风,于《厦门日报》刊登批评稿,以被批评者检讨收场,人生际遇因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书香传家,兰桂腾芳——他就是有着90岁高龄、40年地理科普知识的李原爷爷。


  21岁的他调入《福建日报》社任政法组时政编辑兼记者,履新刚满四年被划“右派”下放到长汀村,经历南安“四清运动”,履新刚满四年,即被划“右派”并于26岁下放到建瓯县徐墩公社长汀村劳动改造,开始长达22年颠沛流离的生活。他在社会的最底层办过油印版《红旗公社报》,在老家南安为木材检尺;还当过木匠、画匠和油漆工,风雨飘摇中自食其力养家糊口。


  至1979年4月,《福建日报》社为李原改正,这一年老李47岁,既非欣欣向荣之木,也无鱼回故渊之愉悦,他与家人权衡再三,抓紧所剩不多之岁月,拼力写作,自此开启地理科普创作圆梦之旅。


4af9e07f10a544e085fabb3ecab3e6ad.gif


相濡以沫 不离不弃


f8f6a8db9b1d4e00a54a40d9a4e8a74a.gif


  李原爷爷屡历磨难,但他一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与夫人黄资慧奶奶的相知相守。


  黄资慧奶奶对李原爷爷可谓情深义重,不离不弃。李原爷爷在《福建日报》社农场患了重病,幸赖夫人全力救护而痊愈;当李原爷爷再度下放到南安,进驻厦门高崎转运站,夫人主动放弃省教育厅教研员的工作。于1965年8月,随李原爷爷调入泉州,任教于市机关文化学校。过后,李原爷爷其诗作被构陷,夫人出面应对,尽力为李原鸣不平,其镇定与豪气,不让须眉。随后几年,李原爷爷被遣回原籍南安劳动改造,幸得大队干部照顾,安排其从事力所能及的事。相互借力的夫妻俩,逐渐走出苦难。


志同道合 相敬相爱


ba3eff7b0c3d4394998ff36a6d8760f9.gif


  李爷爷和黄奶奶相识于1954年,奶奶的出现,让他的生命绽放出绚丽的色彩。在爷爷屡遭碰壁之时,奶奶更是为他出谋划策给爷爷提取了很宝贵的意见。在奶奶的倡议下,拟编《20世纪灾祸志》,花甲之年的一对老人编写如此大跨度的志书,其艰辛可想而知。李原爷爷提议,在他20多种著作中唯一可以传世的这本志书,两人共同署名。


  李爷爷曾说,倘若离婚,他必死无疑。因为夫人是他身处逆境,唯一的精神支柱和坚强后盾。奶奶即是他精神上的支柱、事业上的知音,又是创作中的助手。如今爷爷奶奶已经携手68载,一辈子互相尊重,互相关心,互相疼爱。


彼此疼惜 彼此搀扶


aec0edbc13da4d0b83d68a1f3cc3d3f2.gif


  李原爷爷年纪渐长,腿脚不便,黄奶奶一人伺候不了。于2019年11月李原夫妇双双住进了江南老年颐乐园。老两口选择了颐乐园VIP套房,配有一室一厅一厨一卫,居室内空调、电视、家具以及卫生间等一应俱全,工作人员24小时服务,无论是饮食、医疗、娱乐、健身,都有人照应,做饭、打扫卫生都不用自己动手,生活有规律。


  李爷爷腿脚不便,黄奶奶就在房间陪着他,一起聊聊天,一起喝喝茶。平凡的生活,到处都充满着爱。这样相濡以沫,相互陪伴,携手一生的爱情更让人感动,浅浅的话深深说,长长的路他们都在一起走。


搜索